“各位同学大家好!首先欢迎同学们回到久违的校园,不知道大家这次是怀着何种心情回到学校的呢?是不是和我一样,心情有些复杂?
“三个月的超长寒假,学生的心理发生了不同的变化,有些学生依旧眷恋于假期的不舍,无法认真有效投入到学业中,也有学生适应不了回归校园后的变化,情绪上出现波动。“回到学校,重新面对学业压力,以及将要面临的学习,段考,高考。加之疫情尚未结束,始终会让我们有些担心,在学校的日常生活、与同学朋友的交流方式也都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,不仅平时要戴着口罩,还要保持社交距离,这些都会让我们出现一些不适应。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心理问题,将可能出现学习习惯自由散漫、厌学、成绩下滑等诸多问题。所以开学后的心理疏导尤其重要。”我提供一些小方法,希望可以缓解大家的过度焦虑、抑郁、不安、恐惧等情绪,帮助大家尽快自我调节。
1.宣泄
我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常用的宣泄方式,比如运动、宣泄球、撕纸、打枕头、唱歌等等,当情绪非常强烈,难以忍受的时候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选取适当的宣泄方式发泄一下,需要注意的是发泄时请保护好自己和他人,以免受伤。
2.倾诉
倾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,很多时候当我们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就会有释然的感觉,倾诉不仅是一种释放,当我们在用语言表达这些事件、感受和想法的时候,同时也是一个重新看待这件事情的过程,还可以听到别的看法。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,一些困难时,可以找你信任的好朋友、老师、家人说一说。
3.认知调整
(1)第一种认知调整是接纳合理化的反应,给自己一些时间:当我们面临考试时感到焦虑不安,没到达自己理想的成绩时会难过沮丧,这时我们要告诉自己出现这个反应是合理的,正常的,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去调整。当毕业班与疫情相遇,身处这个最特别的开学季时我们也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。
(2)第二种认知调整是寻找积极信息:比如焦虑恐惧让我们更重视疫情中的自我防护,没有考到理想的成绩而伤心难过说明我们很在意自己的学习,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是非常认真的,此时我们需要一些安慰和休息,然后调整一下目标和学习策略,看看哪些内容是我们已经掌握的,哪些是需要花一些时间去理解和练习的,哪些是可以暂时放一下的。
(3)第三种认知调整是换位思考与他人视角: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一件事情,比如开学这件事情其他同学会有些什么想法和感受,老师、父母又会是什么样的想法?遇到一些困扰的话可以想:如果是我的朋友遇到这件事情我会给什么建议?如果我是老师、是家人我会怎么给他建议?
4.其他的行为技巧
(1)冥想 冥想可以帮助我们平静内心,调整内在的心理状态。冥想分很多种类。
放空:什么都不想,完全放空自己,这是内在无意识的整合过程,每日少量的清空自己的思绪有助于整合内在的心理状态;场景冥想:想象一个场景,可以是喜欢的、开心的,如美食、美丽的风景、做一些开心的事情、自己变得强大、美好的回忆等,可以是曾经有过的,也可以是自己构想出来的;音乐冥想:跟随音乐去想象一些场景;还可以想象一下几个月后的9月,你会在什么样的校园里,会遇见什么样的老师、同学,这样的想象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更有力量、更有动力。
(2)积极心理暗示:当我告诉大家不要看桌子,不要看桌子,千万不要看桌子时大家反而会去看。所以我们要给自己一些正向的信息,我要怎么样,我可以怎么样,如在考试前告诉自己:我有一些紧张,这份紧张会帮助我更好的在考试时集中注意力,学习和复习的内容都清晰的储存在我心里,我可以发挥出我应有的水平,我可以的!或者想想曾经成功的经验,告诉自己我有信心!
(3)其他的注意力转移: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或开心的事情,听音乐、画画涂鸦、吃零食、散步等。 (心理咨询室)